

優化營商環境——該為遼寧做點啥
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財政局辦公室主任 王東移
提起遼寧,很多人都會想起鋼鐵、煤炭、石油……這些曾經是遼寧的驕傲??墒请S著時間軌跡的推移,繁榮發展的背后留下的是老工業基地的落寞,社會風氣的發展又給投資者留下了“投資不過山海關”、“人情社會大于政策法度,辦事效率低下”等印象。以至于投資者寧可每年拿出幾百萬在深圳租地,也不回遼寧在免費的土地上建廠,共和國的長子面臨著再次的振興和崛起。那么在“振興遼寧”的大口號下,面對“人人都是營商環境,個個都是開放形象”這個大主題,我想我們應該思考一下,我們最基層的年輕干部們,應該為遼寧做點啥?
我們這一代八零后,作為基層干部中的主力軍,從七八歲起寒窗苦讀,到大學畢業到處投簡歷,使勁渾身解數過五關斬六將進入公務員系統,工作上五加二、白加黑不計酬勞,生活上千挑萬選的結了婚,卻還有房貸、車貸、孩奴等著自己?;蛟S你會說:我們都是平凡的升斗小民,對繁重的工作已經盡職盡責,在轉變營商環境的工作中已經做得夠好了,還有什么需要改變?但是,其實需要我們改變的只有一點。
曾在央視的一檔演講節目中,有一位演講者這樣說到:“現在的每一個年輕人都忙著生存,哪有什么精力去為這社會做什么,但是后來我發現還是有一件事情你跟我都可以做到,這件事情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在我們老去的路上,一定一定不要變壞,不要變成你年輕的時候最痛恨、最厭惡的那種成年人”。是的,這段話聯系到我們公務員隊伍,不就是在說我們在工作中,不要成為老百姓口中“庸懶散貪,浮私奢頹”的那種壞干部。很多時候老百姓不是想要給我們找麻煩,他們只是希望從我們這里得到耐心合理的解釋,只是希望我們把工作做的連貫高效一點。其實我們公務員隊伍要轉變的作風,要樹立的形象不也就在于此嗎?
如果你在工作中接到老百姓的政策咨詢電話,那么就請你解答地明白一點耐心一點;如果你在工作中負責的是行政審批業務,那么就請你辦理地高效一點熱情一點;如果你在工作中是一名法官,那么就請你在工作中公正一點廉明一點;如果你在工作中是一名財政干部,那么就請你在工作中理財科學一點用財守法一點;如果公務員隊伍的所有干部都能在工作中每天轉變一點,轉變工作作風就不會是一個空的口號,優化營商環境就不會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。
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不為”,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”,工作中不經意的冷漠懶惰,積攢在一起就會變成作風問題,而工作中小小的轉變則能溫暖老百姓的心,只有堅持點點滴滴的轉變,才能成就有朝一日的巨變,這就是我們應該為遼寧做的。
我作為一名基層的財政干部,作為政府系統上的一枚普通螺絲釘,作為一名中共黨員,在自己的工作中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:
一是加強作風建設,樹立為民服務的理念。要立足工作崗位,以推進營商環境轉變為宗旨,努力提高自己依法理財、科學管理、勤政為民的本領,在工作中堅決杜絕出現“門難進、臉難看、事難辦”的事件發生。
二是加強黨性修養,保持黨員先進性。在日常學習中,要不斷加強自身黨性修養,提高自身對黨的忠誠度,增強思想定力,提高政治覺悟。堅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緊開關、守廉關、攻難關。
三是發揚“釘釘子”精神,持之以恒改作風。堅持用黨章黨紀規范行為,堅持用中央八項規定、“四個意識”提醒自己,堅定不移執行黨的政治路線,扎扎實實推進新賓縣域經濟發展,為建設幸福美麗新賓貢獻力量,為遼寧營商環境轉變添磚加瓦。
為草當作蘭,為木當作松,蘭秋香風遠,松寒不改容,就讓我們做一株蘭草,做一顆青松,乘著優化營商環境的東風,把簡政放權、放管結合、優化服務作為轉變優化營商環境的“先手棋”,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,營造公平、有序、誠信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,為“共和國長子”的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。